重讀經典 | 馬克思主義系列談第九講——資本篇(四): 釋放“勞動至上”正能量
發布時間:2022.11.17 新聞來源:邢臺市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
大家好,我是志杰。歡迎收聽馬克思主義系列談第九講資本篇(四): 釋放“勞動至上”正能量。
我們不僅要通過《資本論》看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負能量,也要看到其中“勞動至上”的正能量。我們小的時候都唱過一首歌《勞動最光榮》,其中有句歌詞:“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,要靠勞動來創造”。歌詞雖簡單,但道理深刻:勞動是價值的源泉,勞動是幸福的源泉。馬克思早就論證過,人區別于動物的本質就是勞動。因為勞動,人和動物區分開來了。有人說,那動物也獵食筑巢,這不算勞動嗎?這的確不是勞動。動物的所有活動,如吃喝拉撒、繁衍生殖都從屬于自然,本身就是自然的組成,動物無法區分自己與自身的生命活動,而人則可以。人可以有意識地把自己的活動能力作用于自然界,使得自然界適合人的需要。動物在自然界的規律面前是純粹被動的,而人卻是能動的。舉一個例子說明,在一定時期,狼吃羊,羊的數量會變少,而人吃羊,羊的數量會變多,這是因為人會養羊。
人的本質是勞動,這樣的理念體現在各種影視作品創作里。英國科幻劇《黑鏡》很有名,這部劇充滿了哲學思考。劇里描述在未來社會人們怎么獲得報酬呢?每天在健身房騎單車賺取點數,多少公里多少點數。這部劇把每天騎車比喻為勞動。無論是過去、今天還是未來,勞動是人的本質,勞動創造了美,在這個意義上,我們贊美勞動,謳歌勞動者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,總有些人想著不勞而獲,一夜暴富。明白了勞動創造價值的道理,再學點辯證法,就會明白這些都是幻想,就會明白天上如果掉餡餅,地上一定有陷阱,就會明白所謂享受,不只是享受美好,而具有兩方面的意思:享同樣的福、受同樣的“罪”。沒有付出,沒有勞動,就不會有收獲。
習總書記強調,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,自覺認識和更好遵循經濟發展規律。勞動價值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基石,是構建有中國氣派和中國特色經濟學理論的基礎,也是理解《資本論》巨著號稱為“工人階級圣經”的根本所在。正是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上,馬克思構建起了政治經濟學的理論大廈。不僅從理論層面揭示出勞動與資本兩大階級對立的經濟根源,也從現實表象層面闡釋了各類資本與雇傭勞動之間的矛盾與對立,并從中的對立運動中揭示出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演進與變遷規律。《資本論》第三卷談到:“那些本身沒有任何價值,即不是勞動產品的東西(如土地),或者至少不能由勞動再生產的東西(如古董,某些名家的藝術品等等)的價格,可以由一些結合在一起的非常偶然的情況來決定。要出售一件東西,唯一的條件是,它可以被獨占,并且可以讓渡。”大家可能聽說過勞動價值論無法解釋古董價格的說法,經濟學家張五常曾用古董價格的例子來反對勞動價值論,現在你應該明白了,古董本身的價值并沒有價格表現的那么高,它的價格是隨意的。
反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最大的理論是效用價值論。奧地利經濟學家龐巴維克的《資本實證論》就是專門攻擊馬克思經濟學的。恩格斯早在《國民經濟學批判大綱》中就批判了主張效用價值論的資產階級庸俗經濟學家薩伊,認為“物品的效用是一種純主觀的根本不能決定確定的東西”。我們仔細研究發現,勞動價值論講的是商品與商品的交換體現的是價值,表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;效用價值論講的是人主觀上對物品的喜愛偏好,表現的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,兩者本來談的就不是一回事。用效用價值論來否定勞動價值論,在理論與實踐上是說不通的。
微觀經濟學里提出,“鉆石和水哪個更有價值”的問題。張五常的高足李俊慧在《經濟學講義》中也認為,應該修正亞當·斯密和馬克思的使用價值理論。她說
:“在斯密看來,同一個物品對不同的人而言,有同樣的使用價值,但其實同一個物品的使用價值完全可以因人、因時、因地而變”。在勞動價值論里,馬克思用“使用價值”這個概念,是把使用價值作為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來分析的,是為了闡述交換價值。馬克思說的是使用的標準,不是程度;談的是使用價值是否存在,并沒有談使用價值的大小。